瀕臨倒閉的企業在18個月內業績呈650倍增長
與大家分享世界行銷大師-傑・亞伯拉罕如何幫助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,
並且在18個月內呈現650倍急速增長的例子。
◎前端讓利,後端賺錢的行銷之道
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,一家瀕臨倒閉的企業在18個月內起死回生,並呈現650倍極速增長。
““A公司””是一家專門銷售止痛藥劑的公司,他們的產品主要治療一些常見的外傷並且止痛。類似於創可貼這類的常用醫療品。
由於經營不善,當傑·亞伯拉罕接手這家公司的時候,他們已經瀕臨破產邊緣,幾乎停止一切業務。亞伯拉罕並沒有打算借用外部的投資來挽救“A公司”,他希望利用公司自身的資源來自救”。
在亞伯拉罕在思考如何挽救““A公司””時,他注意到,"A公司"持續收到來自各地的信件,信件上異口同聲地說:他們長年購買““A公司””的產品,期盼““A公司””繼續銷售其產品;因為““A公司””生產的止痛貼是他們保障手腳正常活動、減緩疼痛的唯一選擇。
這些信件給了亞伯拉罕極大的信心。他知道自己選擇了一家非常有潛力的公司——
他們不缺好的產品,只是沒有合適的行銷策略。
“我們當時沒有多少錢!”亞伯拉罕說,“但是,我們擁有一套行銷理念:不為宣傳付費,只為‘結果’”!
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簡單來說就是,不直接花錢做宣傳廣告,促使顧客來購買。花錢做廣告,來打動顧客掏錢購買,這是傳統的做法。這種做法最大的問題正如廣告人名言:我知道有一半廣告費被浪費掉了,但我卻不知道被浪費的是哪一半。
所以,亞伯拉罕不做這種“浪費一半廣告費”的投入,他採取的是“魚塘借力”的做法。亞伯拉罕被稱之為“行銷之神”,絕對不是浪得虛名。他說:不為廣告付費。
那他把錢花在哪裡呢?”A公司”的止痛膏每瓶售價3美元。亞伯拉罕發動大量的媒體,包括1000家廣播電臺、電視臺和雜誌。發動分類廣告,直郵訂購公司,以及各種非傳統的宣傳管道。
這些廣告寫道:把““A公司””止痛膏銷售給你自己的客戶吧,因為:
(1)““A公司””不是你現有產品的競爭品;它只會增加你現有產品的價值;
(2)”A公司”每瓶3美元,如果經由你銷售出去的話,你可以獲得100%的傭金,就是說,保留所有 3 美元在自己手中;而無需負擔任何成本。
亞伯拉罕無需為這些銷售者支付額外的其他費用,只要求一件事:把”A公司”止痛膏的購買者的姓名及地址寄回來。以便購買者可以及時地獲得止痛膏產品,並得到滿意的售後服務。
注意,為什麼亞伯拉罕要這樣做呢?因為,亞伯拉罕從過去的資料分析中發現了顧客的“終身價值”。具體來說,每2個顧客中,就有一個人會持續購買,基本上會在一年之內買10次,從而為公司貢獻25美元的淨利。而售價為3美元的止痛膏,其實際生產成本加物流成本,僅為45美分。
每當公司寄送出去這時,都會送一些其他產品的購買優惠卷。
公司每送出100 張優惠卷,不僅會收穫50個訂單,
還會有20個訂單 是採購其他產品的。
因此,看上去公司損失了很多的“45 美分”現金,但實際上,除了第一次銷售外,公司在後續的銷售上獲利頗豐。
亞伯拉罕說:我們從來不做廣告預算,我們實際上擁有“無限”的預算。因為,我們只為“銷售成果”付費,而不為“宣傳”付費。換句話說,就是所謂的“3美元就是我們的廣告費用”。
如果這種“3 美元全保留”的銷售模式出現業績下降時,公司甚至支付3.45美元的實際成本,以支援“3 美元止痛膏”的產品銷售。
每個人都認為我們瘋了,但是我們卻把業績僅為2萬美元的小公司,
發展成為1300 萬美元的企業,而僅花了18個月的時間。
“A公司”的行銷之道: 前端讓利,後端賺錢。
你必須登入才能發表留言。